交流中心组织青年同志参观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礼品展
文章来源: |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
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学习理解中国外交历史。交流中心第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近期赴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参观学习,并观看《友好往来 命运与共—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礼品展》。交流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张翼同志率领中心团委委员及10余名青年代表参加。

文物无声,历史有语。展厅内来自世界各国的受赠礼品特色鲜明,珍贵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拓片、见证“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国礼——哈萨克斯坦民族服装,无不讲述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景泰蓝“和合共生”对瓶、“四海升平”赏瓶等中国对外赠礼更是展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世界各国的互赠礼品标志着中国外交巨轮已扬帆起航,向世界表达着我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与大国担当。
参观过程中,青年同志们通过展厅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国礼零距离“互动”。在众多展品前,同志们认真聆听解说员的详细讲解,驻足凝望、交流探讨,不时向解说员请教,从国家对外交往波澜壮阔的历程中充分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辉煌成就,准确把握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引领作用,深刻感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展览呈现的精美国礼不仅让青年同志们感受了一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视觉盛宴,每件展品的背后更是外交战线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成果。同志们纷纷感叹此次活动收获良多,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汲取红色养分,筑牢信仰根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指导行动,努力为中心“双核一辅”业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 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 法律责任。